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文學/二次大戰後新竹市的文學/傳統詩歌/他籍作家及其作品/王秋蟾,頁1760-1761。
王秋蟾,本名伴,出生於臺南鹽埕。幼時家貧,未能接受公學校教育,十二歲時進入臺灣織布株式會社工作,開始利用晚間到私塾修讀漢文,其後曾師事當地詩人吳紉秋習作漢詩。二十一歲起,陸續有作品發表於《三六九小報》、《臺南新報》、《詩報》、《風月報》......等,並參與臺南「珊社」活動,曾任詞宗,成功展現女性詩人的活躍身姿,凸顯了女性從私領域走出,跨向公共空間的積極性。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1760-1761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