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二次大戰新竹文學概說

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文學/二次大戰後新竹市的文學/概說,頁1749-1750。

二次大戰後,臺灣重新回中國主權的管轄範圍,因此在文化的認同上,自然逐步回歸到漢文化的血緣主體上。於是原本因戰爭期的皇民化運動,而備受抑制及干擾的傳統詩社,瞬時找到了生機。1945年10月10日,本地詩人郭仙舟、陳厚山、洪曉峰等邀集當時新竹縣內主要詩社包括竹社、新竹朔望吟會、讀我書社、柏社同意吟社......等合組「新竹市聯吟會」,運作有年後,由於老中青三代詩人合聚一堂,表現自有懸殊,故至1951年(民國40年)5月,聯吟會中少壯輩二十餘人,另組同意吟社,推舉陳祥麟為社長。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1749-1750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 貢獻者
    撰稿人
    黃美娥

    撰稿人
    詹雅能
  •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2
  • ISBN
    986002464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