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文學/日治時代新竹地區的文學/傳統詩歌/本籍作家及其作品/魏清德,頁1723-1724。
魏清德,號潤庵,筆名雲、潤菴生、佁儗子,新竹人,後遷居臺北萬華。父魏篤生,淡水廳庠生,亦有詩名;子魏火曜,前臺大醫學院院長,被譽為「臺灣小兒科教父」。魏氏在竹時曾從張麟書學文、曾吉甫學詩,奠下古典文學良好根柢。明治36年新竹公學校第一屆畢業生,後入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乙科(臺北師範學校),明治39年擔任中港公學校訓導,明治40年第二回普通文官考試合格。明治41年轉任新竹公學校訓導。明治43年辭教職,應聘臺灣日日新報社記者,後更被拔升為漢文部主任,主持報社漢文、漢詩的編審工作長達三十餘年。此外,魏氏也兼任臺灣勸業無盡會社監察役、臺北市社會事業委員、臺北市學務委員、臺北州會議員等公職。戰後,轉業從商,曾任臺灣省合會儲蓄公司總經理。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1723-1724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