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鄭鵬雲

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文學/清領時代竹塹地區的文學/傳統詩歌/本土作家及其作品/鄭鵬雲,頁1654-1656。

鄭鵬雲,字毓丞,又作毓臣,號北郭園後人。鄭祥和子。同治4年隨父遷居竹塹。少穎悟,受業於林維丞,光緒年間新竹縣附學生,受知於巡撫唐景崧,光緒20年,考列一等二名補食廩餼送入海東書院肄業,唐景崧凡與人論及臺陽人士,必數及鵬雲,因此文譽大起。 先生因同姓之誼,頗受鄉紳鄭如蘭信任,經常出入北郭園中,後如蘭之子擎甫更委以編輯家乘的重責。日治以後,日人耳聞鵬雲博學多識,極表器重,明治30年4月授配紳章;同年11月,新竹廳囑託文書事務;又與曾逢辰一同編輯《新竹縣志》,徵文考獻自有其功,但卻也因此無法參與福州秋闈,〈丁酉孟秋感懷〉詩中頗能見其無奈。事後,先生離臺西渡,往赴廈門經營阜源錢莊多年。光緒27年,赴北京謁見肅親王,上書條陳興革事宜,未獲回音,於是轉驅廣東。時臺南進士李望曾就任廣州知府,曾為謀典史一職,但事卒未果。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1654-1656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