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文學/清領時代竹塹地區的文學/傳統詩歌/本土作家及其作品/鄭用鑑,頁1632-1634。
鄭用鑑,字明卿,號藻亭,又號人光。鄭崇科長子,鄭崇和從姪,亦即「開臺進士」鄭用錫之從弟。少時家貧,以舌耕為業,二十二歲取進彰化縣學生員。道光5年乙酉科拔貢,為北臺首位拔元,以教職選用,任明志書院講席。咸豐6年,捐輸津米得敘內閣中書銜,因雙親衰老、二弟早亡而不赴任,故有孝名於世。同治元年,詔舉孝廉方正。卒後,與崇和、用錫同列祀鄉賢祠中。 鄭氏一生致力文教,主講明志書院二十餘年,門下達人甚多,淡北陳維英即其弟子。生平篤學,於經史多所鑽研,曾佐從兄鄭用錫編《淡水廳志略》,並撰有《易經圖解》、《易經易說》及《靜遠堂詩文集》等作,惜除詩文集外,其餘專著皆未付梓。至於用鑑詩文作品雖得傳世,然亦非於生前或死後即加鐫刻,而係遲至日治時期始由其曾孫鄭虛一勘校,刊載於《臺灣文藝叢誌》中,作品定名為《靜遠堂詩文鈔》,共有詩鈔二卷,文鈔一卷。民國90年(2001)12月,新竹市文化局據此重新編校出版。大抵用鑑之詩作,題材豐富,包括題畫、詠物、詠懷、酬唱......等,其中又以描繪山水風光、田園生活的自然詩作最具特色。亦好於詩中說理,近於宋詩格調。由於潛身儒道,不染世情,作品常具冲穆平和、疏淡不迫之情感,意境不凡。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下冊》,〈卷七藝文志〉,第1632-1634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