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二住民志/宗教信仰/寺廟/長和宮的修護,頁322-324。
長和宮位於塹城北門外,如今地址為本市北門街135號。乾隆7年,為當時淡水廳同知莊年與竹塹營守備陳士挺所建,是竹塹地區最古老的一座媽祖廟,竹塹人通常以「外媽祖廟」稱之,以別於城內內天后宮(內媽祖)。嘉慶24舖戶同修。舖戶亦稱郊商或水郊會,是當時以新竹北門外竹塹港為航運基地三十餘個船家單位所組成的船頭行會,為祈求行舟平安所崇仰敬拜。同治2年,郊商另建水仙宮於長和宮左側,原長和宮後殿改祀觀世音菩薩,稱竹安寺。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二住民志〉,第322-324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