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的語言特色與概況:臺灣閩南語

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二住民志/語言/語言特色與概況/臺灣閩南語,頁243-245。

閩南語源自福建南部的舊漳州府、泉州府。漳、泉方言相近,但在臺灣因為交通發達、都市化、人民的遷徙、通婚等因素,經過長時間的融合,去異求同,去繁求簡,已經產生混同;由南到北,臺灣的閩南方言無論發音、辭彙、語法,都有相當高的同質性,僅是有些較接近漳州腔,有些接近泉州腔,而在臺灣有偏漳腔、偏泉腔,或者混合兩者腔的現象,形成一種新的方言形態。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二住民志〉,第243-245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