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治時代自然村的變化

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市街/市郊自然村的變化/日治時代自然村的變化,頁135-140。

清代墾民建立的自然村,並無明確的地域範圍。莊民對「莊」所指涉的地域,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光緒13年至14年間(1887-1888),劉銘傳清丈田園時,雖曾賦予自然村界線,稱為街庄,但因測量技術落後,且其目的主要在查核匿報、隱報的田園,以致街庄與街庄之間,面積大小不一,人口規模多寡不同,街庄界線也多所謬誤。日本治臺以後,在劉銘傳清丈的基礎上,使用現代測量技術,實施土地調查,繪製地籍圖,並以地籍圖為基礎,將清代的街庄,重新整併成一套面積與人口規模大致相同的新街庄(大字)系統,做為基層的行政單位。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第135-140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