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竹市的原始自然環境

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地理、氣候與災害-自然環境/自然環境的變遷/原始自然環境,頁56-60。

一如前述,新竹市可區分為新竹平原與竹東丘陵兩個地形區,二區的原始自然環境並不相同。 新竹地區原為道卡斯平埔族竹塹社的生活空間,他們的生活方式,和臺灣其他地區平地原住民相似。「冬夏一布,粗礪一飽,不識不知,無求無欲,自遊於葛天、無懷之世,有擊壤、鼓腹之遺風。」衣則「男女夏則裸體,惟私處圍三尺布;冬寒以番毯為單衣,毯緝樹皮雜犬毛為之。亦有用麻者,厚可一錢,兩幅連綴,不開領脰,衣時以頭貫之,仍露其臂,又有袒挂一臂,及兩幅左右互袒者。婦女衣以一幅雙疊,縫其兩腋,僅蔽胸背;別以一副縫其兩端以受臂,而橫擔肩上。上衣覆乳露腹;中衣橫裹,僅掩私,不及膝;足不知履,以烏布圍股;一身凡三截,各不相屬。」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上冊》,〈卷一土地志〉,第56-60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