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教(會)堂/天主教(會)堂/天主教新竹市耶穌聖心堂,頁920-921。
位於西門街165號。 民國四十四年,柏世安神父及陶雅谷神父開始在西門街附近以閩南語傳教,後來便決定成立的一個堂區,聖衣會搬家後,民國四十七年三月二日,他們便正式使用聖衣會的會堂,由葛華神父主持發展堂務,柏世安神父從旁輔助。 民國五十一年,本堂由北大堂搬到西門街,適時正值耶穌會聖心會院破土興建,從此二者便結下不解之緣。民國五十六年,耶穌會在新竹北區共有六個堂區,本堂服務的對象多為講閩南語的教友,其他五區,即香山、牛埔、南勢、三廠與樹林頭,則以講國語的教友為多。當時,教務推行緩慢。 本堂的聖堂也在柏世安神父募款設計之下,於民國六十年破土興建,完工後,莊嚴別緻的設計予人印象深刻。 本堂歷任負責人有柏世安神父(美)、萬立民神父(美)、王秉鈞神父(意大利)、栗金聲神父及葛華神父(美)、馮德山神父(西)。 在本堂受洗人數約有一千二百人,經常集會者有三百人左右。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920-92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