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財團法人台灣省天主教會新竹教區

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教(會)堂/天主教(會)堂/財團法人台灣省天主教會新竹教區,頁915-916。

位於北大路166巷16號。 在日據時期(1940年間),曾有道明會神父來新竹,試圖開教,但因購地發生困難未果。 台灣光復後,台灣只有一個監牧區,監教陳若瑟主教駐高雄,統領全台灣教務,而新竹地區並未派神父來傳教,教友如欲參加彌撒,還需遠赴臺北參加。 民國三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臺北監牧區成立,任命郭若石主教為台北監牧,桃、竹、苗三縣為其負責範圍,但仍未有神父前來本市。 民國四十年,在教友黃梓鎔極力奔走之下,終於有牛會卿主教於本市東山里購屋一棟用來傳教,並派張希伯神父長駐新竹,照顧教友,舉行彌撤。 民國四十一年,台北升格為總主教區,郭若石總主教將新竹地區傳教工作託於耶穌會;同年十一月一日,耶穌會士,揚州教區監牧費濟時主教,偕同該會Fekete, SJ.修士抵達新竹、隨後有多位在中國大陸遭受共黨迫害驅逐的神父相繼來此,本市則以鐵路為界,分東、西兩區,東區由奧地利籍神父負責,西區由美籍神父負責。女修會也相繼而來,如中華聖母會、瑪利諾聖女會、德來修女會等。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915-916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