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佛寺與齋堂/士林聯里的佛寺與齋堂/淨業院,頁890-891。
位於福林里境福街141巷1號。 木造建築,左右廂,中庭一進,有前埕。 正龕主祀阿彌陀佛,配祀觀世音、大勢至。左龕祀地藏王菩薩,右龕祀觀世音。屬普陀山法雲寺派。 開山祖根傳,於清光緒二十八年建齋堂(註32),有兩女隨根傳入齋吃齋,且隨之姓陳(根傳本名陳潤),即永善、永修。永善再收養智恭,永修收養智度;智恭收養廣學,智度收養勝光等三女,除勝光外,其餘二位皆未出家,均已出嫁。在第四代(即廣學及勝光之前)都是收養外間父母認為不好養或養不成、病懨懨之女童,至第五代則不全然,有些仍是收養而來,有些則自行出家前來。總之,俗名全都姓陳,也因此有人稱淨業院為「陳厝」。然在歲時節日祭祖時,鄭陳兩姓歷代祖先同樣要祭拜。 根傳師父為通慧,根傳本人去過大陸。本院屬浙江臨濟派,原來宗旨是「坐禪」,大陸遷台後,因台俗坐禪不適合,改倡唸佛較易被接受,所以比較接近「淨土宗」。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890-89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