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法蓮寺

法蓮寺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佛寺與齋堂/北門聯里的佛寺與齋堂/法蓮寺,頁878-879。

位於中山里中山路75號。 建築有二進二殿,緊臨城隍廟左畔。主祀神明觀音菩薩,配祀十八羅漢、彌勒佛。另有本市國劇社所寄祀的唐明皇。 清嘉慶四年(1799),同知清華捐建後殿祀觀音佛祖,嘉慶八年(1803)胡應魁在城隍廟西畔添建觀音殿,便將城隍廟後殿之觀音佛祖遷祀於觀音殿(又稱法蓮寺),而城隍廟後殿則祀城隍夫人(註25)。 本寺與城隍廟唇齒相依,歷年來的管理與組織均與城隍廟相同,由城隍廟之管理人兼管之,寺內只有一職員賣香油。信徒遍佈全市。 每年祭祀活動: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生。此外,六月十九日觀音得道日,九月十九日觀音出家日,以及元月初一日彌勒佛祖生日,均有祭祀、由於原先是佛寺,故祭品以鮮花水果膜拜。城隍生日時(十一月二十九日)本寺有演布袋戲,廟方並沒有另外再為主祀神明觀音或彌勒佛做壽,然信徒酬謝之布袋戲很多。 本寺經費概由城隍廟支出,無乩童,無進香,亦無遶境,城隍廟遶境時,也沒有來本寺迎觀音。設有光明燈。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878-87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貢獻者
撰稿人
莊英章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2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