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土地廟/南門聯里的土地廟/福泉宮,頁829-830。
位於關帝里三鄰中南街遠東旅社旁巷內。 本廟又稱八角井土地公廟。主祀土地公、婆。原為一小土地公廟,廟前留有一井現已廢棄,該井於清光緒時即有,由於水質特異,不含滷鹽,當時多用以專製鴉片用。本廟創建年代不詳,據聞有井之時便有該土地公廟,廟中所供香爐刻有「癸丑」二字,推測可能在日據大正二年(1913),原本擬剷除廢井,擴充廟身,但因該井係政府登記有案,致無法擴建,僅加搭一遮雨棚以方便居民祭拜。 本廟無管理委員會,每隔半年擲選爐主、副爐主各一人、頭家四人。爐主可迎請金身及香爐回家供奉,由爐主、頭家、副爐主負責祭祀費用。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829-830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