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香火廟/埔頂聯里的香火廟/開台金山寺,頁803-804。
位於仙水里金山路201號。 現存金山寺最早的記載當推「淡水廳志」,時稱為靈泉寺。更早的名稱為香蓮庵。據日據大正年間的寺廟調查書,認定金山寺觀音佛祖的祭祀源於乾隆五十年(1785),咸豐三年建廟,同治年間改建。 早在乾隆五十年有郭、蘇、陳三姓拓墾金山面,時與金山寺之關係就相當密切了,在同治年間以來,竹塹文風鼎盛,金山寺因近附近之清泉得名,故寺名為靈泉寺。此時期之靈泉寺成為文人墨客相聚之勝地。其中「靈泉試茗」便是竹塹重要景觀。及至光緒十五年,竹塹墾紳林汝梅捐款重建靈泉寺,寺容為之一新,因寺址於金山面故改寺名為金山寺。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803-80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