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香火廟/客雅聯里的香火廟/青南宮,頁787-788。
位於南勢里延平路一段357巷126號旁。 本宮所在地原稱大南勢井下尾(即小南勢),位客雅溪邊,當地居民多從米粉製造業,以郭姓居多,係源自同一祖先之派下。青南宮於民國六十三年興建,最初為當地一郭姓居民(即現負責人),因至下竹里青山宮觀看乩童做法,而為神明附體。時約民國五十年,而後自青山宮分香回家供奉,並起乩救世,當時郭姓居民從事米粉業,因經營不當競爭激烈,各自削價銷售,致多人轉業,生活極為困苦,幸神明顯靈,諭示業者互相合作,終渡過難關,業務欣榮,故於十餘年前,由村民(郭姓居多)出資籌措金身,修建廟宇。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787-788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