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寺廟與教堂/香火廟/竹蓮聯里的香火廟/竹蓮寺,頁778-779。
位於竹蓮里竹蓮街100號。 主祀觀音菩薩,記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境主公。 本廟原稱觀音亭,據新竹文獻通訊記載,清康熙末年,閩南移民自唐山攜來神像,初於御史崎建草菴小祠,嗣後北莊業戶王世傑捐獻地基及香火租谷。嘉慶年間,莊仕德創建寺宇,道光五年林紹賢改修,同治九年林祥雲又改修,同治五至十二年間,陳長水、莊榮陞、湯奇才及重建委員18股等擴大重建。寺中有清光緒帝御筆「大海慈雲」大匾(註13)。民國四十二年,信士許振乾等人集資重修,與城隍廟,外媽祖廟同為本市三大主廟。 本寺的組織,採管理人制,管理人由信徒代表推選,登記信徒人數29人,信徒代表資格是以創建捐款、捐地有功者。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778-77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