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宗教(稿)/綜說/台灣地區宗教的種類及發展,頁708-710。
台灣地區的宗教,以儒、釋、道、民間信仰及耶教等為主要。這些宗教類別的發展,與台灣三百來的歷史沿革息息相關,也就是隨著統治者的替換,而傳入不同的宗教信仰。是以台灣現有的宗教信仰,除了土著各部族的原始宗教外,其餘的大多是由外地傳入,這無疑是台灣宗教發展的一項特色(註8)。 耶教之傳入台灣,按在明末清初之頃,荷、西兩國分據台灣南北時,各努力傳播耶穌基督福音,藉以推動其殖民政策。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708-710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