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本市之望族/其他重要家族/吳氏家族/湳雅吳氏(學德派下),頁676-677。
吳學德原居同安積善里石阜村,其子鑽述遷居於同安仁德里石兜村。傳至十一世嗣振兄弟時渡台居於竹塹湳雅,竹塹人士習慣稱之為湳雅吳氏。 嗣振(1766-1816)號朝珪字牧卿,往來兩岸間,以郊商致富,在北門大街及北門外有很大的影響力,也是塹郊金長和的主要支配者。同時對廳城的公益,介入甚多。其中較著名的公號有「吳萬裕」「吳振鎰」「王益三」「吳振利」「金福隆」「吳萬德」等。建公館於今湳雅街187巷內。嗣振後傳「左右逢其源」五房,其中左房續偕又分福記(禎講)祿記(禎談)壽記(禎踞)較有名。因行郊之便,十五世以前大多歸葬同安。十五世以後墓地始在竹塹。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676-67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