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本市之望族/其他重要家族/林氏家族/林圓光派下,頁673。
林圓光原居泉州惠安樺厝(外厝),約於嘉慶年間渡台居香山下寮,從事船頭行,由於經營得法,取得牛埔至內湖大埔間的土地約百甲。圓光對地方公益如修橋鋪路等不遺餘力,上下寮的王爺公廟及媽祖廟皆由圓光捐建。 圓光產業後遭大火所毀,家道中衰。其子文榮外出營生,文笑處理家務。文榮在外以搖鼓貨郎方式,商販營生,兄弟經長期勤苦經營漸次好轉,重新買地,落戶於鹿仔坑,田地逐漸擴充。 文笑次子秀春(1824-1910,鄉紳有傳)於咸豐三年往府城考中武秀才,林家此後遂為香山地區的領導人物,尤其在廟會祭祀活動中,出力最大。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673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