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本市之望族/其他重要家族/李氏家族/李曾甲,頁664-665。
李曾甲(1797-1876年),十四世,在1840年由福建永春州官林鄉渡台定居北門。十五世道愷(1835-1890年)由俊秀捐監生、貢生。十六世登雲(鏡秋,1855-1975年)在縣考、府考、道考均為第一,又稱小三元。登庸(雁秋,1862-1919)由俊秀捐翰林院侍詔。登龍(清秋,1866-1940見學藝列傳)取進新竹縣武生,三赴鄉試不第,後捐四品都間府銜。此一家族是傳統的士紳階層,取得下層紳士資格後,再以捐貲方式獲得更高的職銜。同時和暗街仔蘇氏、沙崙蘇氏、西門太爺街周氏、貓兒錠曾氏建立婚姻關係,在商界、政界、學界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成為地方著名領導階層。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664-665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