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本市之望族/外公館鄭家/士紳家庭之象徵,頁647-648。
由科舉獲得功名、或是由捐獻而獲得頭銜、或是因孝友、節孝、婦女節烈而獲得表揚,為傳統社會一項重要社會地位指標。經由此即可建立一地之鄉紳階層,而會為地方上舉足輕重之人物。鄭用錫於道光三年(1823)中式進士之後,外公館鄭家社會地位急據上昇。而成為地方上之望族,因而有一連串象徵傳統士紳家族之作: 1. 建立金門鄭氏家廟:於道光十年(1830)在金門縣裏洋鄉(今金門牽金沙鎮內洋村)建立家廟,以表慎終追遠。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647-648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