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任鄧游袁鄒程康白薛譚/薛,頁598-599。
(1)姓源 薛姓淵源不一,有出自黃帝的任姓奚仲之後,有出自虞舜的媯姓孟嘗君之後,有出自周文王的姬姬姓馮氏之後,又有出自外族叱干氏之後。 《元和姓纂》:「黃帝二十五子,一為任姓,裔孫奚仲居薛,至仲虺為湯左相,代為候伯,歷三代凡六十四世,周末為楚所滅,公子登仕楚,懷王賜沛邑為大夫,以國為氏。」 《姓氏考略》:「本自黃帝任姓之後,裔孫奚仲居薛,歷夏、殷、周六十四代為諸候,周末為楚所滅,後遂氏焉。」 《吳錄》:「孟嘗君封於薛,秦滅六國而失其祠,子孫遂以薛為氏。」 《通志氏族(稿)略》:「遼西有薛氏。」 《魏書》(官氏志):「西方諸部叱干氏,後改為薛氏。」 (2)播遷 薛氏於唐時向南播遷入閩,至于元代,再由福建推廣到廣東地區。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98-59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