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丁龔龍于麥易蔣曹汪董/丁,頁587-588。
(1)姓源 《元和姓纂》:「姜姓。齊太守生丁公伋,支孫以諡為姓。」 《姓氏考略》:「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候不朝,丁姓始此,望出濟陽。」 《江表傳》:「孫叔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丁氏。」 《楓窗小牘》:「宋有無賴子于慶,欲依丁氏,一老儒教其改姓丁。」 《東里文集》:「張鶴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為為姓。」 (2)播遷 《漳州府志》載,陳元光開漳時,咨軍祭酒有丁儒者,總章二年,從元光開漳。今台北縣丁氏相傳,其先世濟陽人,唐末五代間入閩,居泉州。廣東地區,早在東漢時期已有丁姓的足跡,時合浦有丁茂者以孝行聞。唯其後的播遷事蹟則無考。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87-588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