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駱秦田藍卓馮石簡古連/馮,頁583-584。
(1)姓源 《元和姓纂》:「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畢萬封魏,支孫食采於馮(在今甘肅省),遂氏焉。」 《姓氏考略》則謂:「馮氏出潁川(在今河南),漢征西大將軍馮異之後:出上黨者(在今山西省),左將軍馮奉氏之後;出長樂者(在今福建省),宜都候馮參之後;出京兆者(在陝西長安縣西北),燕王馮雄之後;出弘農者(在今河南省),西魏寧州馮寧之後,出河間者(在今直隸省),唐監察後史馮師古之後。」 馮氏郡號有:始平、杜陵、長樂、潁川、上黨、京兆、弘農、河間。 (2)播遷 《臺中馮氏族(稿)譜》序云:「閩中譜傳斯時郎官二十七人;下司軍文夫官者三十人,從軍者畢職五百人盡皆其後,而失其世系……因而前五代亂廢,至唐中宗時萬石公與洪瀾公,追溯前代立名序也。刻石碑書,仕者書于木,榜于祠,以為永存,以免廢失。孰知後五代遭黃巢及失溫等禍亂,及閩中宗室傾頹人民離散,存者十僅二三,然而自福州至此,先祖遷流至泉州、晉江,日久而失房系,所奉者文偉學士文明公,近代則知其有樂順公而已。」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83-58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