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魏蕭趙廖羅孫鍾江傅梁/鍾,頁556-557。
(1)姓源 鍾姓乃宋徵子之後,而為商湯的苗裔,望出潁川。 唐《名賢氏族(稿)言行類稿》:「鍾姓,宋微子之後,桓公曾孫伯宗仕晉,生州黎,仕楚,食采鍾離,因氏焉。子孫或單姓鍾氏。楚有鍾儀、鍾建、鍾子期與伯牙為友;項羽將鍾離昧,昧中子接,單姓鍾氏,始居穎川長社。」 《新唐書》:「鍾氏出自子姓,與宗氏皆晉伯宗之後也,伯宗子州黎仕楚,食采於鍾離,因以為姓。楚漢時有鍾離昧為項羽將,有二子,長曰發,居九江,仍故姓,次曰接,居潁川長社,為鍾氏。」 (2)播遷 據《漳州府志》載,唐初陳元光開漳,將佐之中有鍾法興其人;惟鍾氏大舉入閩,應是在唐末時,而至宋末元初復入粵地。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56-55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