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魏蕭趙廖羅孫鍾江傅梁/蕭,頁549-550。
(1)姓源 蕭姓源流,說法不一,有謂商之裔,亦有謂樂叔之後。 《姓氏考略》載:「殷氏六族,一為蕭氏,見左傳。」 《風俗通》:「宋樂叔以討南官長萬有功,受封於蕭,列附庸之國。漢相國蕭何即其後。」 《通志氏族(稿)略》載:「蕭氏,古之蕭國也,其地即徐州蕭縣,後為宋所併,徽子之孫大心平南官長萬有功,封於蕭,以為附庸,宣十二年滅楚之,子孫因以為氏。」蕭氏堂號有:蘭陵、廣陵(以上係郡號)、芳遠。 (2)播遷 唐初、陳元光開漳時,將佐之中即有蕭潤爾者;至宋時再播遷入粵地。 《崇正同人系譜》蕭氏條謂:「……至三十世孫蕭覺仕唐,值世亂,舉族出逃,分居湖廣、江西、泰和、廬陵等地。」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49-550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