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蘇邱朱徐呂何溫胡范戴/胡,頁546-547。
(1)姓源 胡姓出自媯姓,始祖為胡公滿;迨至魏時又有冒姓及異族之改姓。 《元和姓纂》云:「帝舜之後胡公封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子孫以諡為姓。」 《魏書》(官氏志)謂:「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後改為胡姓。」 《周書》(李遠傳)云:「勒勒有胡姓,後周胡琮是也。」 胡氏望出安定(在今山西省)、新蔡。 (2)播遷 胡氏向南播遷入閩。約在五胡亂華之時。《胡氏族(稿)譜》載:「胡公滿之後,古代世居於陳。西晉之末,五胡亂華,乃與林、黃、陳、鄭、詹、邱、何等八族入閩,居晉安郡(今漳、泉二府屬之)。至唐,有胡竦者,登進士第,官中議大夫,是為閩中胡姓第一始祖。迨至宋末,避元入閩,再析居閩南各縣,今閩中胡氏俱其後裔云。」 (3)入臺及入墾本市 清雍正十一年(1733),胡焯猷由福建永定入墾今臺北新莊一帶,並在今臺北泰山創建明志書院。有清一代胡氏族(稿)人渡海來臺者,多屬閩中始祖胡竦派下。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46-54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