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二卷住民志下/氏族(稿)/姓氏/各姓之姓源播遷及入臺經過/劉曾彭郭莊洪許葉謝周/周,頁536-537。
(1)姓源 周姓出於姬姓之後。《元和姓纂》:「帝譽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今陝西岐山縣),文王以國為氏。」 《廣韻》云:「本自周平王,別封汝州,人謂之周家、周氏」。 《通志氏族(稿)略》云:「周報王為秦所滅,黜為庶人,百姓稱為周家,周氏焉。」 《姓氏考略》則載:「黃帝將有周昌,見河圖運錄法。商太史有周任,見逸周書,後以為氏。望出汝南、廬江(在今安徽廬江縣西)、尋陽(今江西九江縣)、臨川、陳留、泰山、河南、沛國、武功,堂號:篤祐、愛蓮。姬氏避明皇嫌名,改周氏:上元中,暨佐時准時改為周氏:梁賜成訥為周氏。」 《魏書》載:「魏獻帝次兄普氏,代北賀魯氏,均改為周氏」。 由上可見,周氏姓源多端,而且還雜有數支異族。 (2)播遷 周氏於唐末為避黃巢之亂,始大量隨王潮播遷入閏。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二住民志下〉,第536-53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