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寮精忠四村裡的89診療所

眷村的診療所設立時間雖有先後,但在格局上卻是大同小異,以精忠四村第八九軍眷診療所為例,裡面有個小院子,病患從大門進去左轉,開紗門進入診所,一進門,撲鼻而來特有的藥水味,紗門也常會發出嘎嘎的聲響。

所內有數個診間,由不同的醫官看診,每週一固定休診,每個醫生開藥的方式不同,有的要求藥粉倒入藥水攪勻,有的藥劑十分苦,小朋友甚至要捏住鼻子才能順利入喉,有的醫生會給膠囊,吞下去比較不苦,相對受到小朋友喜愛,還會要求家長要給特定醫生看診。

病情輕微的,按時吃藥,病情緊急或嚴重者,護士會打針,當年都是打屁股,小朋友看著護士拿起玻璃針筒,還沒注射,好些就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好不容易注射完,站起來也是痛,走路都一跛一跛的,至少要30分鐘以後,才會緩解過來。

民國90年6月各地軍眷診療所同步撤除,陪著眷村人走過30餘年歲月的診療所正式走入歷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社團法人高雄市大寮區愛家園協會
  • 創作者
    邴健鵬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