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縣定古蹟阿猴城門(朝陽門)古蹟保存計畫〉

〈屏東縣定古蹟阿猴城門(朝陽門)古蹟保存計畫〉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屏東縣定古蹟阿猴城門(朝陽門)古蹟保存計畫〉

阿猴城門位於屏東市屏東公園內,正確名稱應為阿猴城朝陽門(東門)。創建於清道光年間的阿猴城,經歷了歷史變遷,雖然僅留下一座東門「朝陽門」,卻是見證屏東早期歷史發展的重要文化資產。但由於是民間建造的城牆,比不上官方興築的城池受人重視,因此未能留下有關該城規模與形制的資料,也無從得知其城堡周長、城門分佈的情況。然而歷經歲月的洗禮,朝陽門也已逐漸毀傾,不復當年雄偉。1960年代以後,政府機關雖然對「朝陽門」做了數次修繕維護,但是這座屬於屏東市的重要文化資產卻夾存於公園田徑場及網球場之間,沒有相當的腹地,保留空地不足,觀賞的縱深也不夠,無法展現古蹟之美。阿猴城門於1985年指定為縣定古蹟,目前由屏東縣政府管理。本文主要針對如何保存阿猴城門,讓城門建築本體得以永續見證屏東地方發展之歷程,對於後續管理維護與再利用相關問題作研究,成為後續發展之規範與依據。

本報告書分為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基礎調查;第三章法令研究;第四章體制建構;第五章管理維護方案;第六章再利用計畫與建議等內容來說明調查研究結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取得對象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取得方式
借閱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阿猴城門
撰寫者
林思玲、高若熏、余樂筑、龔乃芯、李宜靜、蔡宜蓁、王奕維
貢獻者
創作者
賴福林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07/11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存放位置
屏東縣文化資產保護所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