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公學校卒業證書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公學校卒業證書」為《百年補習史》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不同時期因應教學政策隨之而興的補習文化與大眾回憶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日治時期常見的小學教育畢業證書。由於在當時日治官方特意著重基礎教育並忽視中高等教育的殖民地方針下,臺灣的本島人通常僅完成公學校的教育便較少繼續升學,因此公學校的卒業證書成了日治時期泰半臺灣本島人唯一領有的學歷證明。
  由1898年起至1941年,臺灣日治時期開設公學校(日語:こうがっこう),簡稱公學。入學學生多為臺灣本島人,而臺灣總督府因應臺灣學生情況,又設立提供在臺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以及臺灣原住民入學的番人公學校。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貢獻者
  •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2019/05/11
  • 資料使用語言
    台灣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