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賞鯨漁船」為《海豚不會轉彎但會拜媽祖!》創作過程中前往花蓮,跟著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解說員,同時也是鯨豚生態攝影工作者的金磊老師一同出海取景取材,作為關於臺灣鯨豚傳說及周邊海域鯨豚保育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解說影像的方式穿插呈現。
花蓮外海停靠的賞鯨漁船,帶有賞鯨標章的則為通過賞鯨友善認證的船家,但目前此標章只是鼓勵性質,沒有法律強制力。
目前臺灣賞鯨漁業漁船的歷程與現況:國內第一艘賞鯨娛樂漁業漁船於1997年7月正式在花蓮石梯漁港開航,該年計有3艘賞鯨船;1998年增加為4艘,至1999年8月政府將賞鯨活動正式納入娛樂漁業之經營範疇後,臺灣賞鯨活動進入迅速擴張期,該年的賞鯨娛樂漁業漁船快速成長至12艘,為前一年度的3倍之多,2000年除新業者的加入外,原有業者也紛紛增建新船以因應市場需求,總賞鯨娛樂漁業漁船艘數達25艘,至2001年成長至33艘,而參與賞鯨的人數由1997年的1萬人次增長至2002年的22萬5千人次,6年累積的總人數超過73萬人次,為漁民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