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蒲鉾店」為《十個基隆冷知識》創作過程中所蒐集關於基隆在地特色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蒲鉾」(かまぼこ) 即為日文「魚板」的意思。指的是兩種魚漿料理,一是蒸的魚板,另一則為烤的竹輪。
由於基隆靠海,又擁有優質的天然良港,因而盛行捕撈漁業。日治時期,官方更針對當地的鯊魚捕撈活動培植魚肉品加工產業,因而出現不少魚肉製品的商號,例如目前仍位於基隆市義二路的松元蒲鉾店建築,興建於1913年,至今已逾百年,日治時期曾是是基隆最大的魚板屋,其建築上的開窗甚至模仿魚板造型,足見魚類加工品與基隆當地的緊密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