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警生衝突事件」為《臺灣學生叛逆史》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從日本時代到臺灣光復後校園衝突的素材之一,包含「四六事件的學生雙載與包圍警局」以及「台北師範事件導致的警生對峙」等兩起警生衝突事件資料,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重繪呈現。
四六事件導因於戰後1949年兩名臺灣大學與台北師院的學生因違規腳踏車雙載於路上遭警察取締,過程中爆發爭執的警生衝突,進而導致學生被警察毆打並移送警局,事後台北師院與臺灣大學學生包圍警局要求釋放學生,卻被國民黨政府認定校園受到中國共產黨統戰與滲透,進而演變成大規模逮捕學生的行動,成為日後白色恐怖的濫觴。
而台北師範事件及其後的警生對峙則起因於一起警察取締學生違規的交通事件:台北師範學生走在路上遭警察指正行人應靠左行,然而受到當時自由主義衝撞的社會氛圍影響,以高材生自居的學生不屑日人警察取締,雙方因此爆發激烈口角,過程中學生更拿出書包內的英文課本挑釁警察看不懂英文,最終演變成激烈的警生衝突,更導致台北南警察署長拔刀威嚇學生的失控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