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塹都城隍廟之建築體驗   

熱衷文化研究、觀察文化,是體現建築與人文因素的集體表現。產生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紛亂現象,而廟宇建築最能觀察此一特色,也代表著具有人文文化的進程,他隱含著常民文化特色,從廟宇建築細部可窺出。建築審美觀查他的內容與形式是不可分的,歸納起來建築形式美也包含:變化與統一、均衡與穩定、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以及主從、虛實、層次、對位等。建築是代表民族的民族文化,他的形式美與藝術性,往往只是一種手段,而其中的目的才具有精神的功能。隨著時間流逝,建築的民族性及地域性走向淡化,一方面由於科學發展建築不必完全囿於當地材料構成也不需受氣候影響,再來就是信息流通頻繁受外化的文化藝術因素影響,正逐漸式微。民間文藝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如門神、木刻、年畫、建築飾物等。提供宗教活動物質和精神需求,而建築作為宗教的觀念對象,及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宗教表述。廟宇文化日漸興盛,體察周邊土地使用狀況,可發現當時竹塹城發達之軌跡。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3&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創作者
    蔡松柏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02/01
  • ISBN
    ISSN10287329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