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騰輝於1931年生,擔任笠詩刊發行人長達三十八年,二十歲左右開始從事創作,稱得上是戰後第一代以中文創作的詩人。由於工作的關係,他一直和詩壇若即若離,對於詩社他有一份責任感。日本人在小學教育時,學校會強迫學生去朗誦明治天皇寫的一些短歌、俳句,也因此對詩產生一些影響,後來學會中文後寫了一些四行詩作品。早期寫詩是有一個園地在新詩週刊,後期多在笠詩刊發表。訪談中提問他擔任笠詩刊發行人的經過,當時因為刊物鄉土味道濃厚,擔任發行人多少有一定的危險性,還好作品並沒有討論到國家政策的東西。如果說進入詩壇有什麼貢獻的話,應該是拉陳秀喜進入文壇。另外語言也一直是創作上的阻礙,因為黃騰輝從日本人那邊學了不少文化、歷史、觀念等,這些會影響中文創作。 https://culture.hccg.gov.tw/ch/home.jsp?id=296&parentpath=0,5,238&mcustomize=onemessages_view.jsp&toolsflag=Y&dataserno=201809130023&t=HcccbOnes&mserno=20180906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