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南山公墓地藏王菩薩神尊」為《地下夜總會(上)》拍攝過程中所蒐集關於南山公墓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導覽方式穿插呈現。
南山公墓近台南市立火葬場一帶,樹立有一座地藏王菩薩的神尊,地藏王因其「渡盡眾生」的神祇性格,常見於臺灣危險路段或好發車禍之路口,藉以作為保佑、平穩當地的信仰力量;另一方面,其「幽冥教主」之形象亦常見於公墓、納骨塔之中。南山公墓之地藏王神尊雖為晚近設立,但仍標誌此地作為喪葬區域而與都市分隔的特殊性。
南山公墓:
在臺南市區南邊有一大片墓地,面積約為一百公頃,現在稱為「南山公墓」。近四百年來,許多在臺南活動的人們最後安眠於斯,形成了墳塚累累的面貌,是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明清時期墓葬群,也是臺灣發展最悠久的且範圍最大的城市墓地。日治晚期,石暘睢、莊松林等臺南地方文史前輩就開始進入南山公墓進行考察,提醒我們裡有豐富的歷史線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