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時間:1959年至1960年期間。
此張照片拍攝於金門。接上一照片。幾名軍人正在一間雜貨店買東西,店裡的貨品主要以民生用品、軍用品為主,舉凡飲料、酒類、牙膏、牙刷、毛巾、手帕、打火機、皮帶、軍帽等一應俱全,需要補充生活用品或是軍裝毀損的軍人均會光顧店家,大量的軍人為金門帶來了為數不少的經濟收益。小小店面幾乎人滿為患,持續湧入的客戶為商家創造了可觀的生意,也推動了市井的繁榮。國軍士兵的肩膀上縫有所屬軍種、部隊的軍徽,一眼即可見該名士兵所屬的部隊,在軍事要地得防備敵方滲入,臂章可作為身分識別的憑依。照片中的國軍士兵的手臂上縫有當時隸屬於陸軍第22師(埔光部隊)的獅子臂章。陸軍第22師前身為陸軍步兵333師,於民國38年轉進來臺,民國41年與40師併編為步兵22師。民國48年2月至民國50年5月駐守小金門,民國53年駐防金門金東守備師。
本批照片由時任台灣基督教救濟會第五任主任的薛培德牧師拍攝。薛培德(Barry L. Schuttler)是一名美國籍長老教會牧師,任職救濟會主任的任期為1959年3月至1960年11月,在臺期間負責統籌藉由基督新教的管道進入臺灣的美援物資,在他的相片中常可見救濟物資發放時的景況。此外,薛培德牧師在工作之餘(或是在前往物資發放地點的途中),也會使用相機拍攝當時臺灣的風土民情,留下了1959年至1960年間的臺灣影像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