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修新竹市志中冊/卷六文教志/文化事業/新竹的出版事業/新竹市出版事業概況,業1369-1370。
民國50年代台灣政局安定,經濟也在成長中,對於平面媒體發展有益。根據《新竹市志》〈文教志〉的記載,新竹市開始在這個階段出現出版社,同時多種雜誌於此時創刊,包括《環境周刊》、《力行畫刊》、《大眾徵信》、《竹聲週刊》、《新竹客運》、《食品工業》等,加上原有的八種雜誌,當時新竹市的雜誌達十餘種;另外,校園刊物也在此時崛起,如清華大學之《清華雙週刊》,交通大學發行之《交大青年》,元培醫專之《杏輝》,及新竹師範專科學校之《竹師青年》等。 民國60年代以後,推行九年國民教育,加上社會、經濟、政治穩定發展,新竹市的出版事業呈現蓬勃發展景象,至民國65年(1976)時,新竹市已有15家出版社。不過,新竹市並非都會型城市,人口有限,市場不大,加上距離台北又近,印刷技術及文稿來源均不及台北,有意發展者大都前往台北發展,以致新竹市出版事業發展趨緩,期間若干雜誌停刊,但也有新的創刊,至民國69年為止,新竹市所發行的雜誌約有13種。民國70年代前期,台灣受世界不景氣影響所波及,雜誌業經營不穩定,私人創辦之雜誌常因經濟拮据停刊;就數量而言,新竹市此時期雜誌之數量在全省排行,大都居於中間偏後的地位。
本件內容節錄自《續修新竹市志中冊》,〈卷六文教志〉,第1369-1370頁。(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民94年)
基於歷史文化之記錄需要不斷延續始能保存,新竹市政府於民國91年動工修纂《續修新竹市志》。延續前作《新竹市志》,續修的內容以民國75年至85年新竹市的各項資料為主,並針對市志有誤之處進行修正補充。續修三冊分卷跟市志一致,兼顧了地方志傳統,文字寫法更符合現代所需,讓有志於新竹市地方研究的新舊讀者,皆能閱讀便利並得到更多屬於新竹市特有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