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五卷文教志/教育行政/日據時期之教育行政/行政機關與學制系統/教育基礎創建期,頁141-146。
此期始自光緒二十一年(日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據臺開始至民國八年(日大正八年,1929),即臺灣教育令公布以前為止。由於此期日本據臺不久,日本對臺胞之教育方針尚未確立,一切均採臨機應變之辦法,全臺在此時期並未建立完整之學制體系,在「無方針主義」之下,產生以初等教育機關公學校為主之新式教育,而以中、上階層子弟為勸誘入學之主要對象。光緒二十一年(日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據臺之初,即於是年十一月於本市新竹支廳署設置「竹城學館」,招收十五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之臺民青年,施以簡單之日語訓練課程,六個月畢業後旋即廢校。為國語(日語)傳習所未成立前之臨時設施(註十一),以培訓通譯人才,協助其統治之用,並無學制可言。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五文教志〉,第141-146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