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名勝古蹟/古蹟/重要歷史建築與遺跡/天后宮(內媽祖廟),頁418-419。
天后客(內媽祖廟) 新竹市西門街一四八號
位於西門街的天后宮,清代竹塹地區最早創建的媽祖廟,為與北門外的長和宮區別,又稱內媽姐廟。乾隆十三年(西元一七四八年),由淡水廳同知陳玉友建。四十二年(西元一七七七年),同知王右弼修。五十七年(西元一七九二年),同知袁秉義偕守備盧植、艋舺縣丞陳聖增、竹塹巡檢章汝奎、董事邵起彪共同修建。道光八年(西元一八二八年),同知李慎彝修。同治九年(西元一八七○年)官紳重新改修,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再遷建於現址。廟內仍保存光緒年間曾由皇帝頒賜「與天同功」匾一方,為新竹城內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418-419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