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名勝古蹟/古蹟/重要歷史建築與遺跡/香山天后宮,頁418。
香山天后宮 新竹市下寮路八鄰
清季香山為台灣與大陸對渡的貿易港口之一,是竹塹地區貨品呑吐的重要口岸,行商船戶為求神明庇佑,遂在乾隆三十五年(西元一七七○年)於此興建媽祖宮,道光五年(西元一八二五年)重建,光緒二年(西元一八七六年)再由秀才林秀春及蔡福益等人倡修,竹塹鄭氏也捐資頗多,交戶金長和亦獻「靈昭海國」匾一方,現仍懸於正殿內。廟前戲台邊有新築海堤,登頂仍可一窺當年舟舶櫛比橉次的盛況。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418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