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名勝古蹟/古蹟/內政部指定的十二處古蹟/蘇氏節孝坊,頁412-413。
蘇氏節孝坊 第三級 新竹市湳雅里式陵段七一九地號
關於建坊旌表,依大清會典風教所載有急公好義、樂善好施、節孝、累世同居、百歲、五世同堂、親見七代、夫婦同登耆壽、兄弟同登百歲等。蘇氏節孝坊即屬於節孝類的牌坊。 蘇氏,是曾參與捐建淡水廳城竹塹聞人吳國步的妻子,廿六歲喪夫,七十歲卒。守節四十餘年,光緒六年(西元一八八○年)建坊。子吳士敬,字以讓、號謹齋,同治九年(西元一八七○年)庚午科舉人,光緒十五年(西元一八八九年)由巡撫劉銘傳題請旌表,詔祀孝悌祠。母節子孝,足為後人典範。 蘇氏節孝坊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主要的柱、梁、坊等構材均採白色花崗石打造,中央額坊陽面雕有四龍一珠,陰面則為雙龍雙鳳一珠。柱頭、簷板皆仿傳統木結構建築,作有斗拱及瓦當等雕飾紋樣。聖旨牌、框堵、鴟尾、雀替等構材,為青綠色產自泉州玉昌湖的青斗石,採縷刻透雕手法。整座牌坊造形挺拔秀麗,構架比例合宜,雕刻細膩有緻誠屬佳構。新竹市政府於民國七十九年完成坊體整修及環境美化工作。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412-413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