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張氏節孝坊

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名勝古蹟/古蹟/內政部指定的十二處古蹟/張氏節孝坊,頁411。

張氏節孝坊 第三級 新竹市湳雅光華段四一五地號

按淡水廳志「張棗娘,竹塹炳女,適水田鄉賢鄭崇和之子庠生用錦,年廿九寡,子如蘭庠生,同治六年旌。」用錦為進士鄭用錫三男,嫡妣羅氏。張氏生於嘉慶五年(西元一八○○年)廿歲適用錦為繼室,三年後因羅氏亡故扶正;夫卒年二十九,光緒三年(西元一八七七年)卒,計守節四十九年。張氏於夫死後守節教子,次子如蘭增生花翎同知街選主事。同治六年(西元一八六七年)題准旌表,十年建坊於萬年橋畔。 張氏坊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五樓,外觀造形與使用材料,與新竹市其它幾座牌坊相近,足以作為本省清代牌坊的基本代表形式。張氏坊第二層以上曾因外力傾倒,並逸失部份構材,新竹市政府於民國八十年修復完成。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41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新竹市政府
  • 貢獻者
    撰稿人
    閻亞寧
  • 創作者
    新竹市政府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1997/12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出版者
    新竹市政府
  •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