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名勝古蹟/名勝/新竹市的名勝/古奇峰,頁387。
新竹縣志十二勝中列有「古奇遠眺」條:「新竹東南郊,去市二公里許,有古奇峰。山中兩坑之水互濚,山麓古廟一座祀福德神,因以土地公坑名,入淡水廳志。此峰自古得文人墨客雅集,行歌、賦詩、試名、彈琴,無不各盡其興。山腹曾築有大觀山館,現已頹圯,舊址建法源寺,並從山下添建石階扶梯,曲折盤屈,將達上方佛殿。登高而望,可西瞰大海,浩渺無極,竹城萬家煙火,如在指頭顧。古人有句:「天外波濤無限闊,眼中城郭自然圖」。 近人於古奇峰沿線依山勢廣建寺廟,構成頗具特色的文化景觀。新竹聞人鄭再傳氏關建普天宮,內附設山林遊樂區及文物陳列館,展品內容以民藝器物古玩為主,樣式繁多,每逢假日,遊人如織,極具觀光發展潛力。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38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