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市街的轉變

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市街(城池)/市街的轉變,頁296-297。

新竹城屹立至光緒十一年(西元一八八五)後,受到風雨和天然災害的侵襲開始逐漸損壞。昔日築城之時,曾以城工餘款番銀九百二十四圓建造瓦店七座,計十一間,供租賃生息,年收店租銀二百四十八圓,做為城垣歲修之費,並僉舉殷紳鄭恒利、林祥麟、鄭琛、曾益吉、吳振利、吳金吉、羅德春、周福泰等八戶輪流掌理。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一七)改由董事鄭恒利、林恒茂、鄭恒升、李陵茂、翁貞記、吳萬吉等六戶輪年經理。在光緒三年(西元一八七七)以前,歷年生息存餘與修城款項,均由值年董事稟官核銷在業(註九三)。光緒十七年(西元一八九一),東門城垛多處倒塌,東北城垣亦有損壞,翌年又屢遭風雨侵擾,城垣坍毀甚多,知縣沈繼曾詳請修築及捐項各款,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知縣葉意深興工整修(註九四)。第二年西門門雇與城樓頂的磚瓦破損,知縣范克承諭紳董林恒茂等以瓦店租賃稅銀修補(註九五)。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296-297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