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氣候/降水/短時間內最大降水量和降雨日數,頁140-143。
本市一日內最大降水量的記錄,是民國27年8月2日的430.8公厘;一小時內最大降水量的記錄,則為民國75年5月14日的98.0公厘(表七)。一日內最大降水量超過200公厘,以及一小時內最大降水量超過70公厘的發生月份,均集中於五到九的五個月份。五、六兩個月份的一日或一小時最大降水量,主要是由梅雨期內滯留鋒所引發的豪雨;而七、八二個月所發生的最大日雨量和一小時雨量,則為熱帶低壓或間熱帶幅合帶引發的豪雨。(註二四)發生於民國59年9月6日的最大日雨量和一小時雨量,則係芙安(Fran)颱風掠過基隆北方近海時,吸進飽含水汽之西南氣流所導致的豪雨。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140-143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