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土壤性質與土壤剖面

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地理/土壤/土壤性質與土壤剖面,頁86-94。

分布於本市的7類土壤,其成土母質既不相同,化有時間也不一致,各類土壤亦因此而具有不同的特徵和土壤剖面,各述如下: (一) 北部砂頁岩黏板岩混合沖積土 這類土壤的一般特徵包括: 1. 土層深淺不一,常因成土所在地的地形、地勢和坡度起伏等因素而異,其土層深者可逾120公分,而薄者卻不及15公分。底土之下,一般都有礫石層。 2. 底土顏色不定,常見都有灰色、淺灰色、灰橄欖色、暗棕色、稍暗黃棕色、橄欖棕色、以及橄欖黑色等,各種顏色且常帶有程度不一的斑紋。 3. 底土的土壤質地(soil texture)的變異範圍甚大,有些這類土壤的底土,其質地屬粗質地的砂質壤土,但有些底土的質地,卻屬細質地的粉質黏土。 4. 土壤構造(soil structure)多為無構造(structurele-ss),指土粒無相互結成團塊的現象),或只有不明顯的小鈍角塊狀構造;土壤膠結程度不佳,多趨於鬆脆。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86-94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