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志第一卷土地志/地理/水文/地下水文,頁76-81。
第二節 地下水文 根據楊萬全教授對台灣地區的地下水域劃分,本市屬於台灣十大地下水域中綜合類的新苗區(IV9)。綜合類新苗區(IV9)的範圍,北起鳳山溪水系,南迄苗栗丘陵,東為第三紀岩層分布區,西止於台灣海峽,面積約800平方公里。區內包括沖積平原和台地丘陵兩部分,前者地下水源較多,後者則地下水源較少,且丘陵地區的地下水,比台地地區更為缺乏,已接近缺水區。(註一○五)據此而言,本市的地下水資源,以西北部平原地區最為豐富,東部紅土台地區次之,東南部的丘陵地帶,則為缺水區。
本件內容節錄自《新竹市志》,〈卷一土地志〉,第76-81頁。(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民86年)
民國72年內政部公布地方志書纂修辦法後,新竹市政府即著手新竹市志叢書之修訂。歷經7年的資料整理,彙集各界學者撰寫編修,終於在民國86年出版八卷共16冊的集大成志書,將新竹市從史前至民國75年的歷史地理、政治社會、教育文化、地方經濟及人物等內容一併納入,不但是民眾了解新竹市的入門書典,也是協助後進學者研究新竹地方知識的基礎文獻。


